您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矿业资讯 >> 东盟矿业资讯

印度尼西亚锡矿商转战海域开采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1-08-23
  • 来源:互联网
  • 浏览量:147

据报道,在印度尼西亚的邦加岛(Bangka island)海岸,很多矿商每天乘船前往散布在海岸边的数十座简易的木制趸船来挖掘海床上的锡矿,以获取丰厚利润。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出口国,锡用于食品包装、电子产品,以及现在的绿色科技等各个领域。

然而,邦加-勿里洞(Bangka Belitung)采矿中心的矿床陆地上已被大量开采,使苏门答腊岛(Sumatra island)东南海岸附近的部分岛屿形成类似于月球景观,巨大的采坑和高酸性的青绿色湖泊。

矿工们正在转战大海。

“在陆地上,我们的收入正在减少。没有更多的储量了。”51岁的矿商亨德拉(Hendra)说,“在海域,锡矿储量要多得多。”他在该行业工作了10年,大约一年前转而从事海上锡矿开采。

摇摇欲坠的浮船营地,柴油发电机黑烟滚滚,噪音很大,工人们用手势进行交流。

和许多印度尼西亚锡矿商一样,亨德拉(Hendra)经营着6个趸船,每个趸船由3到4名工人操作,用长达20多米的管道从海床吸沙。

泵出的水和沙子的混合物流过一层塑料垫子,上面夹着含有锡矿石的闪闪发光的黑色沙子。

亨德拉是与印度尼西亚国营锡矿商蒂玛公司(PT Timah)合作开发国有矿山特许权的数十家人工采矿商(artisanal miners)之一。

亨德拉说,矿工每挖出1公斤锡砂,可以获得约7~8万卢比(合约4.9~5.6美元)的报酬,而一个趸船每天生产约50公斤。

蒂玛公司一直在提高海域产量。公司数据显示,去年已探明的锡储量陆地上为16,399吨,而海上为265,913吨。

大规模的扩张,加上有报道称非法采矿者瞄准了离岸矿床,加剧了与渔民的紧张关系。渔民表示,自2014年以来,由于他们的渔场不断被侵占,渔获量已经锐减。

渔民阿普里亚迪·安瓦尔(Apriadi Anwar)说,过去他的家庭收入足以支付2个弟弟妹妹上大学的费用,但近年来几乎只能勉强糊口。

阿普里亚迪说,渔网可能会被海上采矿设备缠住;而在海底拖网寻找含矿层已经污染了原始水域。“鱼变得稀少,因为它们产卵的珊瑚被采矿的泥土覆盖。”

印度尼西亚环保组织瓦力(Walhi)一直努力制止海上采矿,特别是在红树林(mangrove)保存相对完好的邦加的西海岸(Bangka’s western coast)。

“红树林是沿海地区的生态堡垒(ecological fortress),”印度尼西亚环保组织瓦力在邦加-勿里洞的分支机构(Walhi Bangka Belitung)的执行董事杰西克ž阿蒙迪安(Jessix Amundian)说。

蒂玛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与渔业社区进行沟通以提高他们的捕鱼量;并补充说,公司已经按照规定建造了人工鱼礁(artificial reefs)以帮助恢复海洋生态。

当局不时打击锡矿业,特别是非法采矿,陆上剩余锡储量很难开采或需要重型机械才能开采。

尽管如此,不断上涨的锡价是克服这些障碍的动力。

邦加(Bangka)的无证矿商阿姆里(Amri)表示,由于全球供应紧张导致锡价上涨,他在中断了14个月后重新开始了陆地采矿。




    相关阅读